故事唐代的军制承继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度而来,但到唐才具体化。唐代的府兵制系以兵农合一的徵兵制为理想,于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在各地设立折冲府为始。折冲府由兵部管辖,与地方周线不乡统属,常冠以所在地名,称为某某府。折冲府全国为数约有六百,其中四百配置在长安与洛阳附近。每折冲府约有府兵一千,其长称为折冲都尉,次官较果毅都尉。担任首都警备的有十二卫(左右卫、左右骁都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六率府。十二卫长官称大将军,次官称将军;六率府直属太子,这些统称为禁军,各领五十个折冲府。边境的警卫有两百五十四镇、三百三十二戌。镇将、戌主率领折冲府轮番遣来的防人担当警卫之责。上述乃平时编制,若遇战事,则由折冲府组成行军,由行军大总管管辖。府兵非从所有丁男中选拔,而是从设有折冲府的州里调争丁男充当。担任府兵的丁男,每年农闲时须入折冲府接受军事训练;每年需赴十二卫六率府担任卫士一个月,称为番上;丁男期间需至顾、戌担任防人三年。番上时,武器、衣食自备,虽租庸调俱免,其负担仍然沉重。由上述可知,唐代的律令体制,除刑罚外,系以贵族方式的官制和对人民的有效统治为基础而成立。贵族式的官制则以关陇集团为中心而运作,如果关陇集团不能获得君主认同,而夹入其他势力,势必日渐崩溃;对人民的有效统治必须依靠正确的户籍和记帐才有可能。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府兵制英文关键字:Fubing system 出处李永炽/着。中国全集2历史中国,1982年出版,页125。锦绣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