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是古代华夏族(实际上即汉族)对异族的贬称。原多指东方民族﹐如《礼·王制》所说﹐“东方曰夷”。春秋以后演变成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如“四夷”﹑“九夷”等。其后发展成为对“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通称。到了近代﹐清王朝对西方帝国主义也称“夷”﹐如“英夷”﹑“美夷”等。华﹐光荣之意﹐夏的意思是“中国之人”﹐华夏就是光荣的中国人之意。处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豪地自称为华夏民族。中国古人常以华﹑夷或夏﹑夷对称来表示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和外国的民族界限。所谓夷夏之防﹐就是要严格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界限﹐严格防范外族对华夏民族的入侵﹐只能由华夏民族同化其他民族﹐“以夏变夷”﹐决不能容许其他民族影响华夏民族“以夷变夏”﹐排斥外来文化﹐等等。夷夏之防的理论﹐是民族矛盾的产物。早在西周末年﹐戎狄之族成为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周朝的主要威胁﹐最后以犬戎族为主的西部民族灭了西周。这对华夏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夷夏之防的理论便应运而生。夷夏之防开始有反侵略﹑御外侮的含义﹐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民族仇恨的增长﹐逐渐添加了一些大汉族主义的内容﹐如认为夷夏种属不同﹐先天就有优劣之分。在《国语·周语中》不是将戎狄骂作“豺狼”﹐就是诬称他们为“禽兽”﹐根本不把戎狄当作人﹐主张夷夏不通婚﹐不通礼﹔或则认为戎狄与华夏虽然本来是一家。但由于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礼义﹐犯了罪﹐被流放到边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没有变好(《国语·周语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对周边民族的歧视﹐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色彩。孔丘作《春秋》﹐提出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点﹐夷夏之防理论作为儒家的政治主张在中新历史上流传下来。这一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当华夏民族受到外族侵略时﹐夷夏之防的思想激励了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他们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扞卫华夏文明。当华夏民族处于优势的时候﹐则往往产生大汉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