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前导组织体教学模式1.1 「前导组织体」的功能1.2 「前导组织体」的撰写与呈现方式1.3 「前导组织体」教学模式结构1.4 中英文关键字1.5 参考资料 前导组织体教学模式 「前导组织体」为Ausubel于1962年提出,他将之定义为「于教学前提出之一个比学习材料具有较高抽象性、涵盖性的介绍性材料(涂绮穗,1999)。」在学生学习新概念形成新知识时,首先会用自己既有的要领概念核对新概念,并试图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从而同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如果能将新知识的主要概念提出,使之与学生既有的要领概念(先备知识)或认知结构相结合,就能使学习者将新学习中较分化、细节性的材料加以结合并记忆。(陈嘉阳,2012) 「前导组织体」的功能 「前导组织体」的功能是:提供一个观念架构,使学习者对于即将学习的较细节性和较分化性的教材,能更稳固的加以结合和保持(Ausubel,1968)。若更详细分析,其功能首先在于促成接续学习中更细节和更分化之材料的稳定含摄与保留;其次是能增进接续学习之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似或相冲突观念间的辨同别异(魏世台,1981)。 正因为一般的教材无法像「前导组织体」一样,可以提醒学生在不容易去注意到新教材中,发现已经存在的定锚观念(anchoringideas);何况「前导组织体」还具有提示方向(orienting)、引起注意(alerting)的功能。因此,在教学前提出「前导组织体」主要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注意到教材的知识架构,并且利用此知识架构使接续的学习更为顺利(徐毓慧,2002)。 「前导组织体」的撰写与呈现方式(引自谢继仁,2004) Ausubel(1968)为让学习者能掌握「前导组织体」的真谛,曾指出「前导组织体」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常见的「概述」或「摘要」。「前导组织体」须以高层概念的形式表现;而概述只是将内容浓缩,在概念层次上使与内容本身相平行的。至于「摘要」在结构上与「内容」概述很类似,只是「摘要」在呈现的目的只在于复习重点,所以属于回溯性质,而非前瞻性的。 「前导组织体」的呈现方式在Joyce和Weil(1992)文中曾提到「前导组织体」呈现的方式很弹性,通常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它可以是一句陈述、一段文章、一个问题、一段示范或是一段影片。至于长度,可能是一个句子,也可能是一整课。影响前导组织体效果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