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社会化目录1 前言2 理论定义3 关键字4 参考书目 前言根据社会体系意义的分析,可以知道人类行为多数都从社会体系中产生,社会体系跟社会行为中所牵涉的各种因素中,比较受到重视的是盖哲尔的理论模式,他指出人类的行为,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制度方面以及个人方面,前者又称作团体规范面,后者则为人情意面,其中此处所要探讨的属于个人的人情意面。(注1) 理论定义在人格社会化达成之前人们必须经历许许多多的角色冲突,其中角色冲突包含了下列几种1. 教室内外(或校内外)价值观念的冲突,也就是社会席淑的要球与学校制度本身对教师的期望不符2. 制度中的角色期望与个人的人格需要之间的冲突(一个不响担任教师而从事教职的老师,其言行不符合老师的期望,因而误人子弟)3. 不同的人对教师角色有不同的期望。(校长,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很不一致,使教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4. 一位教师担任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角色时所发生的(一位女教师在家理是主妇,在校一是导师也是辅导人员,有时左右为难无法兼顾,四处都需要他的时候,他无法轻易的为其他角色的事务作割舍。经历了上述这些许的角色冲突后,行为改变的途,可以约束个人情义的倾向,此种遵守上述规定而改变的过程我们称之人格的社会化,也就是学习如何从这些角色冲突中去权衡得失,并且能够选择一个最适合最适当的方法。(注2) 关键字中文:人格社会化英文:socialization 参考书目注1 陈奎熹(1999)。教育社会学研究,页149-153。师大书苑有限公司注2 陈奎熹(2001)。教育社会学导论,页170-172。师大书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