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容忍力(frustration toleration)目录1 定义2 延伸阅读3 中英文关键字4 参考书目: 定义是指个人在遭遇困难情境或是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时,能够承受困境打击或忍受需求,以维持正常生活的能力。挫折是个人遭受困难情境时,产生的一种相当不愉快的感受,又称为挫折感。挫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是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个人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是这意思。如挫折是暂时的,事过境迁就没事了,但如果长期受到挫折,又缺乏因应之道,就容易产生如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进而引发生理上的疾病,甚至以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严重危及身心健康。 延伸阅读挫折感的主要来源包括生理上的问题、情绪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生理上的限制,无法达成目的,因此产生挫折;经长期情绪不佳,碰到问题时容易沉不住气,挫折感就伴随而来;生活上的经济问题、家庭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个人挫折;人际交往的冲突与摩擦,也是造成挫折的因素。但是同样一件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挫折,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并不会造成挫折,这就牵涉到个人挫折容忍力,也就是说有些人的挫折容忍力较低,有些人的挫折容忍力较高。挫折容忍力较低的人,一遇到逆境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反之,挫折容忍力高的人,碰到困难情境时,比较容易化解心理上不安的情绪。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和个人的生理条件、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经验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比一个体弱多病或是生理有缺陷的人有更高的挫折容忍力;一个从来没有遇过挫折的人或是很少遭遇挫折的人,容忍力相对较低;同时,学习如何面对困境以及因应之道,也可以提高挫折容忍力。近年来,不论是老师或是学生罹患忧郁症的人数有逐年攀高的倾向,尤其是学生自杀事件有明显升高的现象,值得大家关心与探讨。如何透过亲职教育的管道,教导家长适度提供孩子延迟需求满足以及解决困难的机会,并经由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习得因应挫折之道,以提高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学校老师要更注意挫折容忍力较低的学生,给予持续的协助与辅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快乐的生活与学习。 中英文关键字中文关键字:挫折容忍力英文关键字:frustration toleration 参考书目:注1:吴清山、林天佑 (2005),教育新辞书, p.64-65,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