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的效果律目录1 前言2 结论3 关键字4 参考书目 前言1930年代以前的效果律,指出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例如,若反应伴随满意状态,联结的强度会增进。如反应伴随烦恼状态,联结的强度会减弱。以现代的术语来说,刺激引起的反应,受到奖赏,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得到了增强。若由另一个角度观之,刺激引起的反应,会得到惩罚,刺激-反应间的联结会被减弱。与传统的比较效果律与传统的联结论,形成历史性的隔离,后者主张联结强度的因素在于发生的频次(频律)或仅限于接近性(近律)。虽然桑代克同时接纳频律和近律的观点,他认为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度,反应的结果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以前的哲学家如霍布斯与边沁,提示了在形成联结方面,行为的影响是重要的。在此,我们见到桑代克关注在协助有机体适应环境方面行为所展现效能,这种关注与所有的功能论者的观点大致一致。 结论桑代克的效果律所依据的几个基础受到抨击。评论家指出,他论点是循环的:如果反应的机率提高了,便可说对事件感到满意的状态。如果下降便指没有呈现令人满意的状态。一般相信,此种情境不适用考验理论,与其以同样的事件(增加或减少反应的机率)来测出学习与对事件 满意的状态二者。稍后,桑代克的支持者以为这个评论无效,因为某些事情一旦成为令人满意的事物,便可用它的情境改变行为。亦即,满意的事物具有「转换情境」的特质,所以循环性的观点可以保存效果律。 关键字中文: 桑代克的效果律英文: Law of Effect 参考书目注1王文科(1989)。学习心理学,页77-78。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