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评价模式(discrepancy)差距评价模式是由普罗佛斯提出的。他指出,一些评价模式只重视几种课程计划之间的比较,没有注意该计划本身所包含的成分。而事实上一些自称在实施某种课程计划的学校,并没有按照该课程计划来运作。所以,这类计划之间的比较并没有什么意义。差距模式旨在揭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差距评价模式包括五个阶段:第一是设计阶段,即要界定课程计划的标准,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第二是装置阶段,它要了解所装置的课程计划与原先打算吻合的程度,所以必须收集已经装置的课程计划有关方面(包括预期目标、前提条件和教学过程)的资料。第三是过程阶段,或称过程评价,即要了解导向最终目的的中间目标是否达成,并借此进一步了解前提条件、教学过程、学习结果的关系,以便对这些因素做出调整。第四是产出阶段,或称结果评价,就是要评价所实施的课程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否达成。第五是成本效益分析阶段,或称为计划比较阶段,目的在于表明哪种计划最经济有效。在这个评价模式中,除了最后一个阶段,前面四个阶段都需要找出标准和实际表现,比较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探讨造成差距的原因,并据此决定是继续下一阶段,还是重覆这一阶段,或终止整个计划。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差距评价模式英文关键字:discrepancy 参考资料施良方着。课程理论,1999年初版,页194-195,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