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泛指对好、对、责任、义务、美德、自由、理性及选择等概念的研究;生物伦理学则为专门研讨有关生物学或医学实务与研究所衍生的议题,也就是探讨此领域中行为、取材、及应用的道德规范。一般对伦理与科学关系的看法非常歧异,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隶属完全不相同的领域,伦理属于价值判断,是应然竹范畴;而科学属于价值中立的事实探讨,是实然的范围。另有的学者坚持两者完全无法分隔的相对观点,认为科学只是人类道德伦理的产物,或人类道德伦理必能溯及其科学或生物学的基础。
生物伦理的探讨遍及演化、遗传工程、胚胎及动物实验与其他领域讨论,此外对伦理是否受遗传控制与伦理是否进行演化等议题亦属于其范围。演化伦理的讨论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着作,盛行于其后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有关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的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研究的兴起,演化伦理又受到广泛的注意。因时空背景不同,演化伦理的相关议题虽不相同,但均环绕在是否应采用演化学说的理论或程序来了解、解释或说明人类道德的本质和基础。
遗传学伦理的讨论由较早优生学到近日遗传工程的使用均引起相当广泛的注意。尤其后者,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造成了无比的远大影响与震撼。遗传学伦理关心的议题包括新种生物的培育、遗传讯息的变更及个人遗传讯息的引用及保密。尤其美国的人类基因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更引起多方的辩论。
胚胎实验伦理重点在于讨论是否能容许使用人类胚胎或其组织进行实验,这包括制造合成怪兽或医学研究用途。动物实验伦理在于讨论人类是否有权或适当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由于对生物伦理本质的认知歧异度颇大,如何在生物学课程实施生物伦理教育的争议亦很大。或许较能肯定的是,传统偏重科学知识内容与科学技能的教学方式,难以处理这个兼具价值与知识领域的教育。新近强调情境与重视社会议题探讨的教学模式,应是实施生物伦理教育的另一个尝试。
--作者:林陈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