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杨廷筠和李之藻是利玛窦的挚友。三人在明末协助在华的天主教教士,建立中华天主教传教区的基础,颇多贡献,被誉为「中国天主教开教三大柱石」。他们三位再加上王徵则被称为「四贤」。徐光启和李之藻,在国史上又被称为明末辅助西学传入我国的伟人。
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又字我存,领洗皈依天主教后圣名良(Leo),又字凉庵,号凉庵居士,凉庵逸民东海波臣,存园寄叟,凉庵子,凉叟等。嘉靖四十四年(1565),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旧分仁和、钱塘两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人,二十六年(1598)会魁。被任为南京工部都水局郎中。李之藻很是博学。他对于天文、地理、军事、水利、音乐、数学、理化、哲学、宗教无不研究。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抵北京,之藻常向他问道。利玛窦曾向人说过:「自吾抵上国,所见聪明了达,唯李振之,徐子先二人耳!」李之藻喜讲西学,居京数年与利玛窦译成〔乾坤体义〕和〔同文算指〕,自着〔浑盖通宪图说〕,又为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作序。他称天主教为「天学」,并且编刻了第一部天主教丛书,取名〔天学初函〕。他还提倡「天儒合一」的主张,认为西洋天主教带来的神学和科学和儒学相齐合并且可以补儒学的不足。
之藻和玛窦相交十年,尚未领洗入教,万历三十八年(1610)患病,玛窦亲为调护,病笃领洗,时年四十六岁。次年(1611)丁父忧,还杭州,邀郭居静(Lazare Cattaneo)尼阁(Nicolas Trigault)等人入越,五月八日举行第一台大礼弥撒。四十一年(1613)之藻改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奏上「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这是一篇敦请皇帝开馆延人译书,以吸收西方科学的奏擢,在研究当时的西洋天文学说和历算,以及治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天启五年(1625)四月十六日,写就一篇 〔读景教碑书后〕。这是最早阐述景教来华的文章。天启四年(1624)之藻辞官告归,专心译着,不问升事,自天算舆地以外,更及物理名理诸书,「其所译寰有诠,名理探,译笔邃奥,诚为有数之书」。崇祯二年(1629),奉诏来京参与徐光启修历事宜。次年(1630)旧历五月初六日到京,陛见后便到历局供事,和徐光启、罗雅谷(James Rho)等译撰历法书籍。徐光启在崇祯三年(1630)九月二十日所上〔修历因事暂辍略陈绪疏〕里,列出光启、之藻并罗雅谷四个月中所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