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语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听风的歌》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沈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目录1 生平小传1.1 成为作家前的村上春树1.2 小说家之路1.3 获奖经历1.4 作品列表1.4.1 散文随笔1.4.2 旅游文学1.4.3 报导文学1.4.4 翻译1.4.5 共同创作作品1.4.6 作品影剧改编1.4.7 趣闻2 创作风格:3 着作: 生平小传 成为作家前的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出生于京都市伏见区,为家中次男,个性内向。父母亲都是中学日文教师,母亲在婚后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双亲对村上的管教开明严谨,鼓励阅读,因此村上很小就可以看自己爱看的书,嗜读若渴。12岁时全家搬到邻近的兵库县芦屋市,家中订阅的两套世界文学丛书,培养出村上对西方文学的爱好。父亲从小就辅导村上学习日文,期望培养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是他始终兴致缺缺。村上曾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感动过。村上春树讨厌念书,中学时期常因不用功挨老师打,一套中央公论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全集却能反覆读个滚瓜烂熟。他自承内心有颗固执的叛逆因子,对别人给的东西怎么样都无法乖乖接受:「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进了神户高中之后变本加厉,几乎天天打麻将、和女生厮混、抽菸、跷课样样都来,不过成绩始终能维持在一定水准。高中时期他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喜欢阅读二手便宜的欧美原文小说,一段段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并沉浸于阅读译文的体验。他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怎么耐烦,所以英文成绩始终平平,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如果当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现在正在做大量的翻译工作的话,可能会无法理解吧。此外他也开始对美国音乐着迷,听过[[亚特·布雷基|亚特·-{布}-雷基与爵士信使乐团(The Jazz Messengers)在1964年的现场演唱会录音带后,他就把午餐钱省下来购买爵士唱片,从13岁到现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习惯。高中毕业后村上报考法律系落榜,当了一年的重考生。1967年在图书馆里「一面昏昏沉沉地打瞌睡一面无谓地浪费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