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性别是指当下在社会生活、娱乐文化中,对性别认识模糊化的一种现象。异性装扮、异性举止、演绎异性、从外观无法发现个人的明显性别特征,这些都是泛性别的表现。泛性别的出现被一些专家认为是社会分化加速导致的同一性别群体内部出现了差异;也被认为是男女无性别差异教育的结果。详细解释 表现 语言 有些语言一直以来都是男性专用。熟悉的男人之间使用可以表现男人粗狂豪放的气质。然而,随着女权主义意识的不断增强,女人要在各个方面享受和男人同等权利的意识使得男性语言也逐渐进入了女性的话语领域。比如:在好友间的称呼上,男孩和女孩之间互称man或者dude。这两个称谓都具有鲜明的性别特点。man自不必说,而dude原来是使用在攀岩、滑板等极限运动男性间的称谓,花季少女如此互相称呼表现了她们潜意识中对挑战和刺激生活的向往。 从中可以看出21世纪对于要求个性、另类、突破传统的年轻一代,语言已经不该再轻易地被打上性别的标签,也许不用多久成年人感叹的“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的泛性别现象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被人们所接受和承认。 娱乐文化 英国朋克摇滚乐队 PLACEBO提及PLACEBO(英国朋克摇滚乐队),难免引发固定模式化联想:躁郁,阴暗,负面情绪导火索,反抗异性恋霸权……及时行乐与愤世忌俗,仿佛与生俱来的胎记,与这支难以捉摸的三人乐队形影不离。而那个总是以浓妆示人、向全世界疯狂兜售雌雄莫辨的泛性别文化,并身体力行地将享乐主义推向极至的玲珑主唱Brian Molko,显然占据了暴风的中心。 步入新千年以来,电脑游戏的消费进入全球化消费时代,世界文化的巨大差异迫使居于主流的欧美传统游戏对角色定位开始泛性别化,否则它就无法在全球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之间获得广泛的认同,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在这股游戏角色无性别化与泛性别化浪潮中,最特殊的要算2000年出品的《模拟人生》,这款面向全球的概念型游戏甚至出现了同性恋! 教育 纵观全球,各级学校无不就性别教育的理论到实务的探讨如火如荼展开,加上报刊、杂志、媒体、网络等各项焦点的突显,有关性别教育迅速得以开展与提升,在一些统计的数字上显示了在各国在学校教育方面,性别机会均等的事实与趋向,但同样使得学生在性别议题本质上,也潜在着“泛性别化”的迷思。 特征 1、喜好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 2、没有
所谓泛性别,就是一种模糊的性别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