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族 - 简介 顽童族是指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青春,并消除代沟的成年人。这种生活方式在欧美特别流行。 表现 从Dandy、Hipp到Yuppie,Grups俨然已经变作如今最时髦的都市人群。比起死抱陈腐观念哀悼青春,抑或倚老卖老地拒绝青春,顽童族开放、玩味和积极的态度让人看到了丰富经历与年轻心态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看来,Grups代表与展现了一种以非年轻人为主体的新年轻文化,更具有现代性和成熟意识。就让我们结合2011春夏时装最新潮流,从历史与现在,从Grups的最佳代表人物到执迷年轻文化的优秀创意人,由各个方面入手,以顽童心态,为青春写下新的释义。 从“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Mod”、“Teddy Boy”,这些风潮和阵营中,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高举反叛主流阶层的旗帜,以似乎永不会消亡的青春为筹码。在Nick Yapp撰写的一本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书籍中,他是这样形容的——“60年代的年轻人冲破了樊笼。他们成群地蹲在空房间里吸食毒品;他们穿着夸张的服饰;他们听着那样的音乐——就算不是魔鬼之音,也震耳欲聋到简直可以把地狱都摧毁。他们打架、跳舞。更有甚者,他们形成了这个年代最重要的风潮。” 这绝非偶然,也并不是一蹴而就。1955年,还未发明出迷你裙的MaryQuant在伦敦英王大道开出专门面向年轻人的时装店铺Bazaar时,一切就已经凸显端倪。二战之后的婴儿潮,造就了终于摆脱战乱阴影,生活富足无忧的一代。中国人说饱暖思淫欲,而彼时西方这批年轻人已然到了淫欲思反叛的阶段。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语境下,抨击占据统治阶级的中产阶级生活观和道德观成为他们首要的发声内容。 一种有悖于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由此产生。音乐、时装、艺术、电影……精力旺盛而又无所畏惧的年轻人编织起了一整个以这种全新思潮为向导的文化环境。 Edie Sedgwick、Jan Palach、Che Guevara、MickJagger,有着青春美好的面容及身体的偶像们,都因成为了这股风潮的领军人物而被顶礼膜拜。 文化 作为一种微型阶级文化,青年亚文化最初“规模小,局限于某个地域且五花八门”,每种分支以其在音乐、媒体、时装和价值取向上的某种相似性结成群,各有其独特的趣味。在本无阶级权贵分制桎梏的美国,流源出了最无所忌惮的嬉皮士文化。这种崇尚和平、自由,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思想体系象征了青年对于社会及人性最
《纽约时报》是这样定义Grups的:“他拥有十几双运动鞋,不惜一掷千金购置满柜子的名牌牛仔裤,一说起最新的音乐大碟就停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