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生平2 文学风格3 着作4 评价 生平 黄景仁(1749~1783) 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 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 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 文学风格 对古代诗人,黄景仁最推崇李白,自称"我所师者非公谁"(《太白墓》),特别是那些描写壮丽飞动的景色以抒发磊落恣放之情,明显透出李白诗的风味,又兼有韩愈,李贺诗的成分. 着作 着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评价 黄景仁的诗以七言之作(包括古体和律绝)最能显示其特有的气质,风格深受唐诗影响,但又自出机杼,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