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平行单波长光,经分光镜P1分成两束光。一束被反射(照物光),另一束则穿透分光镜(参见光)。然后此两束光各经过一个反射镜M1和M2,其中照物光会穿越测试区的模型流场。最后此两束光于分光镜P2处会合,再由透镜聚合于一个银幕上。如此将可于银幕上记载有明暗相间隔的干涉条纹,这乃是测试区内流场密度已被改变,而使照物光的相位和参考光相位有差异,造成干涉的结果。每一明暗条纹,代表着有相同密度的曲线,不同条纹显示有不同的密度。(参见底下的Mach-Zehnder干涉仪图)
--作者:黄明哲利用光波干涉现象以量测微小距离或长度或物体表面精度之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将入射光波被分光镜分为二道互相垂直光束而分别投射于二个距离不同的面上,当该二束光被反射而再重叠为一时,会因其所行经之路径长短不同而产生干涉条纹(如图),依此条纹的粗细、条数可计算出前述两个面间的微小距离差,通常为波长的倍数,常用的干涉仪有菲索(Fizeau)、迈克森(Michaelson)及柴门格林(Tuyman Gtrrn)干涉仪等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