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生物圈 - 简介 影子生物圈是存在于地球或地球之外却没有被人类发现的生物体。该生物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智慧体。 影子生物圈 - 背景 大约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地外发送过电磁信号,一些信号已经传播到100光年远的地方,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得到外星人发来的消息。 1960年,SETI研究所的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博士以一个直径二十七公尺的碟型天线,对波江座的天苑四(Epsilon Eridani)和鲸鱼座的天仑五(Tau Ceti)这两颗类似太阳的邻近恒星进行监察。这个名为“奥兹玛计划”(Project Ozma)的监察行动,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生命的首次尝试。此后,人类开始了外星生命探索之路。 1972年,天文学家又实行“奥兹玛Ⅱ计划”对外星进行搜索,结果于1977年收到一个“WOW”信号。不过这个信号后来再未出现过。1974年11月,美国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星人发了一份用二进制数码编制的电报,传达了地球人类的信息,但至今仍无“知音”。 1992年,美国又实施寻找外层空间智慧生物的“凤凰”计划,利用当时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搜索宇宙中各类天体传来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信号。2004年,俄罗斯在发射的Glonass-M12L卫星上安装了6个带有发给宇宙外文明的文字和图案信息的铝制“信息盘”。 2007年,以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名字命名的艾伦望远镜阵列(ATA)启动。这个拥有42个碟形天线的阵列负责观测太空中的大量恒星系统,捕捉外星人信号。有了它的帮助,科学家20年内对恒星系统的人造放射物的检测数量将提高1000倍,搜寻地外文明(SETI)计划也将因此挂上前进挡。 影子生物圈 - 名词来源 2010年,英国皇家学会于1月25日和26日两天在伦敦召开了主题为“探测地外生命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的研讨会。“搜索来自外星人的信号”、“搜寻地球另一个生命起源”和“探讨寻找外星生命的社会意义”,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保罗·戴维斯在会上提出:“在地球上搜索影子生物圈(shadow biosphere),“影子生物圈”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卡罗尔·克莱兰(Carol Cleland )和谢利·科普利(Shelley Copley)发明的新词。 影子生物圈 - 寻找生命 科学家们正在展开一项同样影响深远的研究:寻找“影子生物圈”
影子生物圈是存在于地球或地球之外却没有被人类发现的生物体的学术总称。该生物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智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