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蜷伏于地。《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
(二)、散落或委弃于地。《东观汉记·锺离意传》:“显宗 时,意 为尚书,交趾 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群臣,意 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唐 白居易《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三)、拖垂于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湛(陶侃 母)头髮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值 嫩 梳头,长髮委地,双腕如藕。”冰心《童年杂忆·我的另一个名字》:“坐在镜前梳头,发长委地。”
(四)、喻没落,消亡。《太平广记》卷四五五引《奇事记·昝规》:“唐 长安 昝规 因丧母,又遭火,焚其家产,遂贫乏委地。”明 方孝孺《读<战国策>》:“文 武 之道,至於 春秋 之世委地矣。孔子 之作《春秋》,伤 周 道之衰也,夫岂知 春秋 之法復委地於 战国 之世乎!”
委地,指蜷伏于地;散落于地等。语出《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