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奥夫带】的繁体字: 貝尼奧夫帶
【贝尼奥夫带】的读音为 bèi ní ào fū dài,无声调拼音为 bei ni ao fu dai,简拼为 BNAFD
【贝尼奥夫带】的笔画分别为4画、5画、12画、4画、9画,部首分别为贝部、尸部、大部、大部、巾部。
【分字繁体字】贝的繁体字 尼的繁体字 奥的繁体字 夫的繁体字 带的繁体字
英文:Benioff zones,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乌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为和达-贝尼奥夫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