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仁威庙】的繁体字: 廣州仁威廟
【广州仁威庙】的读音为 guǎng zhōu rén wēi miào,无声调拼音为 guang zhou ren wei miao,简拼为 GZRWM
【广州仁威庙】的笔画分别为3画、6画、4画、9画、8画,部首分别为广部、川部、亻部、女部、广部。
【分字繁体字】广的繁体字 州的繁体字 仁的繁体字 威的繁体字 庙的繁体字
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该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序。仁威庙初建时称北帝庙。据说,因真武帝司水,故人们称他为北帝或水神。又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素有“神威”.所以后来改称仁威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