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玩味,体味。宋 陈善《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不知 山谷 何为作此语,岂犹未能玩意笔墨之外耶?”
(二)、寄托情趣。宋 沉虞卿《<小畜集>序》:“咸平 初,﹝ 王禹偁 ﹞来於 齐安,在郡政化孚洽,容与暇景,作竹楼 无恒斋、睡足轩 以玩意。”
(三)、亦作“玩艺”。即玩意儿。指曲艺、杂技等。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 西厂子 小殿筵宴,看玩艺贯跤。”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欢欢喜喜天天像过年。”
(四)、亦作“玩艺”。即玩意儿。指技艺,技巧。老舍《断魂枪》:“神枪 沙子龙 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
(五)、亦作“玩艺”。即玩意儿。指某种事物、举动等。多用作表示轻视之词。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是怎么的一个玩意。”张天翼《仇恨》:“要有那杆玩意,别人敢动一动!”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他的性格本身就和恐惧、怀疑、阿谀奉承……时常发生冲突、童贞 最讨厌的正是这些玩艺。”
(六)、亦作“玩艺”。即玩意儿。特指玩具。鲁迅《野草·风筝》:“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参见“玩意儿”。
玩意,本可以指某种有趣味的物件,但在汉语言的发展和民俗口语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贬义的指代。